不待扬鞭自奋蹄
大通湖区第一中学 常 康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常康,是大通湖区第一中学高二297班学生。作为胡杨基金会优秀学生代表在此发言,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和自豪。我也是一名胡杨基金受助的学生,感谢胡杨基金会的大爱,在我生活最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胡杨基金会的资助,学校领导、老师的关心教育,激励我自强不息、发奋努力、勇敢向前。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领导老师汇报我的学习、生活情况。
一、过去的我
我出生在云南昭通,家里特别重男轻女,我出生之前已有三个姐姐了,但父亲仍然坚持生了我这个儿子,但是家里孩子多,生活负担重,使得父母争吵不断,在我七岁那年母亲离开了这个家,也把四个孩子都留给了父亲,母亲离开后,父亲的脾气更加暴躁,全部发泄在孩子们的身上,但凡有一点动作没有按照他的安排做就会受到惩罚,这就是我的幼年。后来我的父亲出事了,母亲带着我和我的两个姐姐改嫁到大通湖来了,我家现在住在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大西湖村,我的继父家还有一个孩子,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孩子多都还小,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
二、现在的我
我初中开始时读的寄宿学校,我也有自卑、内向的时候,刚开始确实有点不敢和同学交流,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后来也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我相信等我长大了,有了出息,就有能力改变我的家庭环境。在学校里我每天六点钟起床,迎着微风,在操场晨跑来放松心态,开始新的一天学习。就这样日复一日刻苦学习,我的成绩逐渐上升。我坚信没有什么挫折能打倒一个强大的人,没有什么影响能改变一个坚定的人。
高中阶段,由于经济负担重,母亲和继父都外出务工了,为了维持家里的日常生活,母亲叫来了外婆相互陪伴照顾。虽然我和姐姐一个月才回家一次,不怎么需要外婆的照料,但我知道外婆也是十分劳累的,她年过六旬,本该享受老年生活,但却要每天忙于家务,身边还没有人陪伴。于是每个月放假回家,我和姐姐都会包揽所有的家务活,陪外婆聊天,陪她散步,还会陪她去买新衣服,让她也体验一下她本该有的生活。在学校里我学习更加努力了,学习成为了我自觉的行动。同时,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自身的能力。我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还被评为学校的学习标兵。获得荣誉后,我不能自满,我也很清楚自身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因为未来的舞台有多大,全看现在的自己怎么努力。在学习方面,我坚信最好的老师是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最明白自己的不足和知识的欠缺,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三、以后的我
中考的时候,我本想报考定向师范,当一名人民教师,服务于教育事业,可我当时的班主任告诉我,“你的家庭情况,会影响到你以后的学习专业选择,有些择业方向可能需要放弃,因为你的政审难以过关”。我想即使不能当老师教书育人,不能当军人保家卫国,但我至少能报个农业类院校,能像袁老一样在田间挥洒汗水,同所有农业科研人员一样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
对于家庭的困难,我不埋怨父母,也不抱怨命运,相反,我更多的是感激,正因为生活给我的磨砺,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深刻含义。正是因为贫困,使我的意志如此坚定,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正是因为贫困,让我的理想如此务实,让我有了前进的目标。正是因为贫困,让我体会了爱的无处不在。今天,我铭记基金会和老师的恩情,他日我将以实际行动奉献社会。
再一次对基金会的领导和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祝领导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