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胡杨教育基金会欢迎您!
胡杨精神   屹立不倒
胡杨基金   薪火相传
  
新闻动态
    
百舸争流千帆竞 洞庭踏浪我当先
来源: | 作者:胡杨基金 | 发布时间: 2022-01-18 | 595 次浏览 | 分享到:
感动:来自益阳教育界的胡杨人之五

百舸争流千帆竞  洞庭踏浪我当先
——“胡杨基金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获奖单位、南县一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纪实
 
南县一中创立于1938年,于1980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省属重点中学。2005年,异地新建于南洲广场南侧。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75人,其中专任教师324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正高教师4人,高级教师137人,中学一级教师143人,教学班69个,在校学生3024人。
近几年来,在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南县一中全体教职员工同心同德,励精图治,洞庭踏浪,奋勇争先,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端正教育思想,规范办学行为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育人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对中华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依法治校原则,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提出让每一个学生成才的教育理想,依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基础教育的性质和时代对中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做人、求知和创新等基本素质,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努力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坚持依法治校原则。学校高举依法治校的大旗,重点做好四个严格:一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学校根据国家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好了各学科课程和课时,特别注重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以及音体美课程的开设。二是严格遵守招生政策。历年来,学校不擅自组织单独的招生考试,不使用非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不违背上级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三是严格规范教学行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既注重优等生的培养,又力求潜能生的转化。建立科学质量评价体系,力促教育均衡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力促学生个性发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学校发展的希望在教师。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树立超一流的师德师风。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为此,学校开展了练师能,正师风,立师德,铸师魂活动,要求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师益友形象,在家长面前树立最可信赖的人形象,在社会上树立最文明群体形象。近年来,该校教师在学生的民意测评中零差评,展现了超一流的师德师风。
二是锤炼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学校通过竞聘上岗、理论培训、考核评价等措施,建设一支开拓进取、团结务实、勤政廉洁的干部队伍。学校现有校级领导6人、中层干部27人,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黄学军校长提出了三不三在前(即不俗,不惰,不贪;学习在前,吃苦在前,奉献在前)的行政干部行为准则,全体行政干部形成了服务师生、清正廉明、讲究效率、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历次群众测评满意率均很高。
三是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近年来,学校制定了教师成才计划,不断强化校本培训,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实施教师读书工程,强化业务考核;同时积极开展青蓝工程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说、授、评和课题研究等活动,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四年来师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有4名教师获评正高职称,高级教师增加到137人,中级教师增加到143人;2018年,郭劲松等12人被评为南县三名教师和模范教师;2019年陈敬波等16人被评为南县三名教师、骨干教师模范教师;2020年,又有洪伟等12人获南县三名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同时我校积极建设名师工作室,陈敬波名师工作站2019年再次被评为省A类工作站。
三、改善办学条件,夯实办学基础
良好的办学条件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几年以来,学校积极争取南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斥资600多万元,新建了5间数字化智能教室、两间科创室;投入258万,安装护眼灯具;斥资600多万,修缮教学楼;投入1200万,改造学校运动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还积极筹措资金,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
学校还对校园进行了绿化、亮化、美化,对生物园进行了升级改造,学校架空平台两边添置了花卉摆架,主体教学楼实施了亮化工程。白天徜徉校园,绿树成荫,百花竞艳;入夜漫步校园,灯光璀璨,魅力四射。
四、强化德育管理,注重德育实效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该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常规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文化为引导,以队伍建设为保障的德育管理体系,切实提高了德育管理水平和实效。
一是抓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班主任工作制度,从聘任、培训、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抓队伍建设。为培养有教育思想和管理智慧的班主任,学校每期举办一次班主任理论与业务培训,每月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议。学校推出班会公开课,建立了班主任德育备课制度。《优秀班主任论文集》汇集了优秀德育成果和班级管理经验,体现了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学校涌现了一批思想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优秀班主任,近几年,获南县优秀班主任称号的有36人。
二是抓德育常规管理。学校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加强学生会组织建设,对学生干部实行一年一聘制,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常规管理中去。狠抓养成教育,注重精细化管理,对班级、寝室等日常工作进行四落实(三操、卫生、纪律、学习),每天由学生会、团委会进行检查,做到日检查、周小结、月评比,周有主题,月有中心,年有重点。通过日清月结进行量化管理,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和文明学生。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在各班设立安全联络员,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加强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抓德育活动开展。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来创设教育情景,营造和谐愉悦的环境,引导学生成长,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和社会实践能力,如军训、升旗、跑操、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唱励志歌、主题班会、专题讲座、文艺晚会、社团活动、社会调查等。学校目前有校园之声广播站、日语社、文学社等各类社团十余个,并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活动。通过开展评选三好优干校园十佳文明学生等活动树立优秀典型,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成才,社会反响良好。
四是抓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十分重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依靠先进文化来引领学生成长,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与寝室文化建设成效明显。在校园设立了名人雕塑、名言警句、文化石、电子屏等100多处宣传设施,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黑板报、宣传栏、学校微信公众号和电子屏等阵地,大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各班级开展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等教育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创建互助友爱、和谐温馨、积极进取的班级文化。校园干净整洁,教室宽敞明亮,寝室规范有序,学生遵纪守规,文明之风,洋溢校园。
五、创新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要求全体任课教师围绕实、精、活、新的总体要求不断改革和优化教学工作,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从2017年以来,高考五年三夺益阳市高考状元,录取清北4人,彰显教学实力之雄厚。其中,2017年,高考本一上线224人;2018年,高考本一上线308人;2019年,高考本一上线348人;2020年,高考本一368人,2021年上特殊线368人,一本上线率逐年提高。学业水平考试,2018年,一次性合格率为96.37%;2019年,上升为97.50%;2020年,为99.60%,2021年为100%,作为一个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县城,能有这样的两考成绩,相当不易。在教学管理上,学校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优化常规管理。在备、教、批、辅、考等各个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特别是要求教师对学生作业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每学期组织4次常规检查,并把检查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校加强了教学的计划性,各备课组工作做到期有计划,月有总结,周有活动。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推门听课、校长评课、课堂教学比武等活动,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每期开展1次课堂教学评价问卷调查。近年来,学生对教师评价满意率均在90%以上。
二是加强教研教改。学校坚持以课堂研究为中心,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切入点,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着眼点,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学校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与激励措施,注重名师引路,开展师徒合作,进行课题研究,加强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与实验教学等工作,先后引进了长郡中学等网校资源,长期订阅学科网,能提供一批适应本校本区域的同步课堂名师课堂专递课堂等资源。教师近三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8篇,论文有45人获省级以上奖励。现有县级以上课题41个。2018年,高一语文组、高一数学组、高三英语组被评为南县优秀教研组。2020年,高一语文、高二语文、高三数学组被评为南县优秀教研组,学校多次被评为南县教研先进单位。
三是注重特长培养。学校不断加强音体美等特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7年全国学生运动会,刘芳雷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4秒06的成绩勇夺银牌;2017年湖南省中学生运动会,何宇轩以58米11勇夺男子标枪铜牌,刷新县记录;2018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刘芳雷获男子110米栏金牌;2018年全国田径传统校南方赛区,何宇轩获第五名;2019年湖南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成雨轩、刘杨获铁饼第四名。2017年,邵广游同学考入中央美院;2017,2020,2021年建制班合唱比赛均获省决赛一等奖。
六、发挥自身优势,彰显办学特色
在办学实践中,学校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在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是文明礼仪教育特色。学校十分重视包括文明礼仪教育在内的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了传承中华美德,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活动,张贴了文明宣传标语,并设置了文明宣传橱窗。通过分布在校园各个角落的提示语、箴言佳句等,为师生创造了一个清新的育人氛围;举办文明礼仪教育讲座,开展各种礼仪培训,推广文明礼貌用语,杜绝脏话痞话,并以师生互相问好为切入点,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生乘车让座等一系列学雷锋做好事已经蔚然成风,社区群众有口皆碑。2020年,学校获评全国文明学校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成立了心理教育委员会,高标准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室,配备了4名专职心理教师和5名兼职心理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讲座、心理问卷调查、心理个案跟踪、心理课题研究以及心理护航等活动。目前,心理教育已经深入班级、寝室,取得了较好效果。学校多次被评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三是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加强科普及知识产权宣传教育。2017年,学生王慧娴的科技作品参加第22届全国发明博览会获得金奖;2018年,学校承办第39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举夺得六项金奖。2017年至今共获国家级金奖19项,省级奖励近百项。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第十四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科技发明示范基地湖南省科技创新示范校湖南省首批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湖南省中小学创客教育基地等称号。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