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胡杨教育基金会欢迎您!
胡杨精神   屹立不倒
胡杨基金   薪火相传
  
新闻动态
    
丹心报桑梓 芳华播杏坛
来源: | 作者:胡杨基金 | 发布时间: 2022-01-10 | 60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丹心报桑梓 芳华播杏坛

----“胡杨基金优秀乡村教师”、沅江市四季红小学尹晓伍优秀事迹
 
    尹晓伍,是沅江市四季红镇的一名乡村教师1993从益阳农校毕业,分配在地处沅江市最偏远的乡镇四季红,这也是对有着生养之恩的家乡。俗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28年来,就是凭着忠诚教育、热爱家乡的一片赤子之情,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一腔热血无私地奉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这么多年来,始终恪守“从严律己为师表,恭谨效民育后昆的人生格言。工作上勤勉务实,任劳任怨;教学中治学严谨,脚踏实地。
一、矢志不渝育桃李
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为人师表,全心育人。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重视培养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班级工作中,善于针对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开展各种主题班会,以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譬如利用手抄报比赛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图文排版能力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利用野炊、端午节包粽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爱家爱国的情怀;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地震、火灾、溺水等自救演练,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提高安全意识。更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这么些年来辅导学生参加省、地、市的各种比赛中获得的奖励更是不计其数。
二、与人为善弘大爱
严守教师职业道德,时刻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常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来告诫自己。在看来,作为教师,不论是教育工作者身份还是社会人身份,都应时刻以向学生和社会传递正能量为己任。热心公益,极富同情心和正义感,曾多次向中国社会扶贫网、湖南慈善总会捐款,并数次为水滴筹上那些遭遇困境的人们踊跃捐款,有时还广发朋友圈为他们筹募善款。在响应国家“绿色生态,倡导环保”号召方面更是不遗余力,经常主动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并向乡民们普及国家严禁焚烧秸秆的法律法规,提高乡民们的环保意识。自2016被四季红社区聘任为基层妇女联合会专职执委以来,尽职尽责,热心为乡民们排忧解难。2021年上半年,为贯彻落实国家发起的公民接受新冠疫苗接种号召,串家走户对乡民们广泛宣传国家的新冠疫苗接种政策,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解答对新冠疫苗接种方面存在的一些疑虑,对镇新冠预防接种工作进度起到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还牺牲暑假休息时间,配合政府工作,到下面乡村蹲点核查新冠疫苗接种情况。
、师德甘露润桑梓
这些年来,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非常多,父母外出创业,他们基本上由祖父母或亲友托管,生活和学习状况都令人堪忧。为了解决工作上的困惑,2016积极报名参加了湖南城市学院开办的《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为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充电加油。关注到大多数孩子都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于是在每天的工作之余,走村窜户家访和学生亲密谈心已经成了必修的功课。在教学上,治学严谨,严中有爱,从不歧视每一位学生;在生活上,更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经常给班里的孩子洗脸、洗头,甚至抓虱子,教孩子们系鞋带等;寒冷的冬天,握一握孩子的小手,看他们是否冷;夏天气温多变,留意孩子们的穿着,提醒他们适时地加减衣服;雨天检查孩子的鞋袜是否淋湿,用电吹风、火箱给孩子烘干衣服,以免着凉感冒。在孩子们心里,就是他们的“尹妈妈”“尹奶奶”。作为班主任,对孩子们平时的心理变化及精神状态的关注更是细致入微。及时掌握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上、心理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帮助。
2018年的一次家访过程中,了解到周紫晨同学家中的困窘,父亲是重度尿毒症,基本失去了劳动能力,母亲抛下这个家走了,留下他父子俩相依为命。了解这些情况以后,尽己所能地给孩子以帮助,平时里给他买些学习用品、为孩子垫付在校生活费,鼓励他努力学习。冬天来临时,见他衣着单薄,便给孩子买了一件棉衣。并且向学校反映了该生家庭的贫困状况,希望能为孩子争取到更多的救助资金。学校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校委会,并由向上级部门递交一份申请报告,希望政府给予这样的家庭重点帮扶,经多方奔走,终于为孩子的家庭争取到教育工会1000元救助款,政府也将孩子的家庭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这些资助远远无法彻底解决孩子家庭的困窘,但至少缓解了一个举步维艰家庭的燃眉之急,深感欣慰,因为尽自己微薄之力帮到了一个孩子,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帮扶
班级管理工作中,很重视家校沟通,工作也细致到位。因此与家长们的关系都非常融洽。家长们也非常喜欢,依赖,一遇到与孩子有关的难题,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向求助,也总是不厌其烦,有求必应。2017担任三年级班主任,临近寒假的一个晚上,当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钟,天气很冷,外面还下着小雨,刚忙完一天的教学常规工作正准备洗漱睡觉,突然接到班一个学生夏莹菲奶奶的电话,电话那头语声急骤,泣不成声地告诉她说孩子走丢了,请老师帮忙。听到这消息后,一边安慰老人家别太着急,一边急匆匆地拿起一把雨伞就出门了。见到家长,才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原来当天晚饭后,夏莹菲的奶奶去镇上一户办丧事的人家帮忙,又不放心将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于是就将孩子带在身边,等她忙完事,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了,准备回家,却发现孙女不见了。儿子、儿媳远在外地,情急之下,只有求助老师了。当即将平时与夏莹菲同学玩得好且相隔也不远的这些同学名单罗列出来,一边冒雨和学生的奶奶挨家挨户地敲门寻问,一边拨通那些同学家长的电话打听情况。万籁俱寂,此时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却一直陪着孩子的奶奶来回穿梭于寒冷冬夜的雨幕中寻找走失的学生,当千辛万苦在孩子同学家中找到她时,已经是差不多凌晨两点了。
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些年来。她无论在教学工作,还是班级管理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获得了不少荣誉,2012年被评为益阳市“三八红旗手”,2019年被评为“沅江市优秀教师”,2021年被评为“沅江十佳乡村教师”、“师德标兵”、“益阳市骨干教师”。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