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 做爱心妈妈
——南县中鱼口镇常西完小李莉教师优秀事迹简介
李莉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没有惊人的业绩,只有平凡的琐事;没有显赫的荣耀,只有默默地奉献。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她深爱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二十八年前朝气十足的她带着对教育火一样的热情踏上了讲台,记得她曾说过的一句话是:“我要做你们喜欢的老师,做你们的爱心妈妈”。从此,这个承诺就成了她从教的职责。
无怨悔,爱岗敬业
2010年9月她被调到中鱼口镇安庄完小,面对学校教师队伍的薄弱、学校领导的期待、学生对求知的渴望,她倾心农村教育的信念很快坚定下来。在这里,她第一次从事学校教务工作。由于村小缺教师,四年级没有班主任,她主动承担班主任,还兼这个班的语文、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她认真备课,细心讲课,做好反思小结、阶段总结,经常与同教研组的老师探讨教法学法、交流体会、研讨经验,认真备好教案,力求上好每一节课。
她是2016年9月调到常西完小工作的,来到这所学校,学校安排她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和贫困资助工作,并担任着低年级班主任。她亦然接受了学校领导的安排。在工作中,她和学生打成一片,用高度的责任心去管理学生,用生机勃勃的创新之心引领学生,拿十足的耐心转化差生。我们农村学生阅读量小,学生阅读能力较差。针对这一现象,她倡导学生摒弃死学书本的学习模式,用欣赏的眼光,对待范文中优美的语言、句子和词语,品味作者思想情感,感受范文中作品内在的美。为了开拓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弥补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多次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讲故事”、“名著精彩段落品评”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价值和语言文字的魅力。
奉献青春,大爱无疆
作为班主任,她始终以慈母的情怀,真挚的爱心滋润学生。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很多,她每学年至少全身心地帮扶一名留守儿童,从生活到学习。
鈡煜浩是她曾经帮扶的一名留守儿童。鈡煜浩的父亲在他只有一岁时就病逝了,家里有一位智障的妈妈和一个九岁智障的姐姐,一家三口全靠年迈的爷爷奶奶来照顾。李老师知道孩子家庭情况后,立即为孩子垫付了杂费,跟学校领导说减免生活费及课后服务费。还联系了“中国梦梅花湘助学”基金会梁宾老师,几次去鈡煜浩家进行资助。她还主动找孩子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帮他克服消极心态,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正确认识。孩子变得活泼开朗了,去年在学校开展的冬季校运会上,钟煜浩跑步还获得低年级组第一名。她还经常为孩子买学习用品,去年“六一”,学校组织庆祝“六一”活动。看着孩子还穿着不合身的衣服,烂拖鞋,李老师赶紧为他在网上买了衣服鞋子,让孩子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儿童节。
梁瑞欣是个特殊的孩子,自闭,孤独,不说话,脾气暴躁,喜欢哭,叫他名字不答应,也不和小朋友交流,行为刻板重复,对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感兴趣,不爱和同龄小朋友玩耍,喜欢一个人攀爬,一个不注意就爬到窗户上,后来才知道是患有先天性的疾病,父母也拿他没办法,父亲每天在学校陪着他,看着一脸无奈的瑞欣爸爸,作为孩子的老师,她没有嫌弃也没有放弃这孩子,耐心的教孩子写字,陪他做他喜欢的事,后来发现他喜欢画小动物,就买来动物图画书让他画,只要画画他才会安静一会,见孩子有了进步就奖励他,他也会对李老师说谢谢了,放学回家时也会听到梁瑞欣对李老师说:“李老师再见”。看到孩子现在性格变得开朗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加清晰,可以跟其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不抵触与人接触,还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李老师觉得之前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现在觉得很满足!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二十多年来,无论是在教学还是成绩方面,她曾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在这二十八年教育生涯的她,心中始终装着一腔热诚一腔爱心,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只要无怨无悔地耕耘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一定能让娇嫩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这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