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12月2日,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我市今年新建及改扩建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41所,全市10所中高职院校、20个专业群入选省级“双高双优”计划(湖南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湖南省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申报获批率达到100%,省政府对我市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果位列二类地区第一名,桃江县位列全省县(区、市)第一名。
“党建+教育”开创教育强市新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委副书记兼任教育工委书记,设党总支的学校实行党组织书记、校长分设,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覆盖,从管理机制、组织体系和架构上确定了同心圆、坐向标,建立健全了“上下贯通、全面覆盖、责任明确、管理规范”的体制机制,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我市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与校企合作,全面加强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常规管理、专业管理、手机管理、安全管理等“五项管理”,创评10支中职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全市参加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获奖134个,其中国际金奖1个,国家级一等奖1个。
“只增不减”奠定高质量发展基石
今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投入64.1亿元,较去年增加7.94亿元,增幅达14.14%。在校学生人数平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较去年有所增长,实现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证。
全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全部到位,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6.18%,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86%。新建及改扩建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41所,提质改造乡村小规模学校39所,完成19所县域普通高中提质改造建设。沅江“楚怡”中职学校建设项目进度超前,在全省14所“楚怡”学校建设中率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强力推进职业院校提质达标升级十大专项行动,确保实现2023年基本达标、2025年全面达标的目标。
“强师工程”铸造新时代教师风骨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根、立教之法。近年来,我市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抓手,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着力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引领广大教师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人,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全市今年共招聘教师1627人,招录995名农村公费定向师范生,益阳师专定向培养学前教育教师200名。坚持落实银龄讲学计划,招募银龄讲学教师31名。加强优秀教师选树,今年评选表彰15名“益阳市教书育人楷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整治,重拳整治师德违规行为,对30余名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分别给予开除、政务记过等处理。抓好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全年交流轮岗教师1379人、校长113人。选派82名教师参加“三区”支教,选派26名校长教师到长沙市中小学校跟岗锻炼。
“合纵连横”共同守护学生安全
我市持续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顿”“校园安全大检查”“百日攻坚”行动,全面压实各级党委政府防溺水工作责任,排查溺水事故易发中高风险水域1932处并全面采取安全警示防护措施,全市未成年人溺亡人数较去年同期下降53.33%。
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推广“13530”安全教育机制,构建“家校社”安全教育立体网络,长假期间执行“三个一”教育提醒机制。健全安全教育、预警、督办和监控机制,全年发出校园安管工作督办函27份,督促整改突出问题81个,扎实做好全系统安全工作的形势研判、精准指导和跟踪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