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遇见一棵胡杨
益阳市箴言中学 陈泽涵
一位在沙漠之中十分干渴的旅人,似乎于眼前漫漫黄沙之中,遇见了一棵胡杨树。
在没有申请胡杨助学金之前,家里的状况是十分不景气的:肩周炎和肌肉劳损过度在不停地蚕食父亲的身体健康,阿尔兹海默症让外公忘记了许多事情,中风让外公腿脚不便,脑溢血随意地操纵着外公的情绪;全球金融危机对父母的事业造成了偌大的影响···
这旅人拖着他疲惫的身躯朝着胡杨树的方向挪动,许久后,他来到了胡杨树前,发现此处为一片绿洲,而在这棵巨大胡杨树旁,一眼清泉悠然地卧在那里,似乎是在等待旅人的到来。
上学期,学校向各班都发放了胡杨助学金的申请表,这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我而言,无异于救命稻草,于是我填写好申请表,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学校团委处,满怀感激地交给学校团委书记,随后,我便期待着助学金发放之日。
旅人用一种饱含期待、感激的目光看向这棵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的胡杨树,此时,一阵似乎是许可的风吹在旅人身上,不同于其他狂风,这风温柔且带有沙漠中少有的温润与甘甜,于是,旅人用他的手,轻轻地伸入泉水之中,用手捧起泉水,缓缓地放到他干裂的嘴唇旁,然后,将泉水温柔地送入他干渴的喉咙,这泉水细腻、柔和,它让旅人干裂的嘴唇变得饱满,充满血色;这泉水甘甜、清凉,它让旅人饱受艰苦的心灵得到了它的关怀与关爱。
助学经发放的那天,许多申请了胡杨助学金的同学在办公楼的团委大礼堂中参加了胡杨助学金的发放仪式。除了学校校长和学校团委书记之外还邀请了许多嘉宾,他们大多都是社会名士或者是在外打拼,事业有所成就的成功人士。他们都很平易近人,让人感到很亲切;他们向我们嘘寒问暖,关心我们的生活。记得有一个嘉宾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学生们提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与疑惑,而嘉宾们则为我们答疑解惑。老实说,很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帮助,他们与我们非亲非故,却愿慷慨解囊,帮助困难中的我们;他们与我们素不相识,却愿春风化雨,点醒迷茫中的我们;也许对于他们而言,这些助学金是微不足道的;也许对于他们而言,点醒我们的道理是人之常情。但他们的爱心与关怀却是发自内心,最为纯粹的。“不图我们的点滴回报,只望我们能把这份爱心传递。”这也许就是他们帮助我们的初衷吧。
既然胡杨助学基金会肯帮助困难中的我们,那我们则应该在自己有能力的未来帮助其他生活困难的学生,将这一份爱与关怀传递,让它如同那沙漠中的胡杨一般永垂不朽。
我想,多年以后,那位旅人会回到沙漠之中,种下一棵胡杨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