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恰似火 不坠青云志
桃江一中675班 伍雨婷
最清晰的脚印,踩在最泥泞的路上。 ——题记
小时候,第一次知道胡杨树,是在电视上,新闻报道防风护沙的胡杨排排站立,那时我以为,胡杨只是荒漠戈壁上吸引人驻足的靓丽风景。
长大一点,我对胡杨的了解更深入了一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意识到,胡杨不仅是树,还是一些如它一般的人的缩影。
到现在,我的心中,胡杨代表的不仅是树,不仅是人,更成了一种希望、一种灌溉、一种滋养人灵魂的沃土。
从记事起,我似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像样的家,称得上“居无定所”。租住在几十平的小屋子中,我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着。有时我也会为柜台中昂贵的玩具停留,会像香雪那样对同学手中所谓最新款的文具而惊奇,也会在被邀请去同学家玩耍时看到精致的装潢感慨。在懵懂的童年和烟火气中,在简简单单的幸福中,我逐渐成长起来。从课本上、从网络上、从课外书上,我对世界了解得越来越多,也对外面的景色越来越好奇。虽然没有什么物质保障,但我是一个爱里长大的孩子,一直保持的前几名的成绩、出色的管理和组织能力,是我们小家幸福的源泉。同学知道我家的状况,没有疏离和看不起,反而与我亲近交好。老师没有特殊对待,反而更加严格的要求我。家里的叔叔阿姨总是嘱咐我要好好读书,他们说多读书才能出人头地。我是一个在希望中成长的孩子,与同龄人比,我仿佛生来知道自己身上多一份责任,每当我看到那些充满希冀的眼神,鼓励而信任的目光,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要闯出一番名堂。”
一年前,没进过几次县城的我,眼光总束缚在小镇上,考到桃江一中后,我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优美的学校环境,高大崭新的教学楼,博学多识的老师,在各自领域闪闪发光的同学……这里的一切告诉我,个人是多么渺小,而世界远不止这么简单,走出桃江,会有更加精彩的世界。
高一,我接触了胡杨助学金,第一次如此直观的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对家乡教育的支持,他们就像胡杨,坚守着自己心中最崇高,最纯洁的那方天地。我受到了胡杨助学基金会的帮助,正如他们照亮的无数学子一样,为家庭减轻了负担,也许钱数并不算很多,也无法解决现实所有的经济问题,但它向我们传达:只要你向前,我们就在身后。
胡杨的光,由无数向善的微光汇聚,照着莘莘学子前行的道路,它不需要是很大的金额,因为它早就代表着希望,给人以前行的力量,这股冲劲,早就胜过了金银财宝。我本是一个平凡人,是家乡托举了我的成长,我知道,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并不为了远离家乡,而为建设,像胡杨一样的扎根,播种希望。空谈理想没有意义,青年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家乡需要知识分子,我就用热血淬炼本领;国家需要高端人才,我就将青春融入学习;时代需要科学技术,我就让梦想汇入时代发展洪流。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胡杨助学金承载了一位又一位从小地方走向大世界的前辈对后人的期待与支持,每一位接受助学的人都不会被生活打败,他们会乘风向上,像胡杨战胜恶劣的生存环境那样,打破生活给他们的枷锁和镣铐;他们不会屈服于所谓命运,会像胡杨那样经霜弥茂,傲然挺立在时代潮头。
他们,我,我们,并肩作战,我们是千千万万棵胡杨树,我们脚步铿锵,不惧生活百难,不惧岁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