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胡杨教育基金会欢迎您!
胡杨精神   屹立不倒
胡杨基金   薪火相传
  
项目管理
愿为育人终生乐 桃李园中献青春
来源: | 作者:胡杨 | 发布时间: 2025-04-02 | 27 次浏览 | 分享到:

愿为育人终生乐  桃李园中献青春

——安化县长塘镇完小黄爽教师优秀事迹介绍


,女,19923月出生,20148工作至今,始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谨记心间,并它为行动指南、行为标尺。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乡村教师的职责,并取得累累硕果。

一、从深山中来,到深山中去。

2014年,第一次踏上了农村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安化教育献身的轨迹上。作为一个走出过大山的孩子,立志于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奉献所能及的力量,热爱这里的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立志要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

在工作态度上,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教师道德规范在业务上,更是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深知,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这一职业正是凭着对教育事业的这一份敬畏精神尽心尽力备好每一堂课上课前,她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用书,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学生讲的每道题都先用心做一遍,标记出重、难点,力求吃透教材上课时,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上完课后及时地反思这堂课的优点与不足,及时调整教学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她经常会用自己的工资给学生买奖品,也会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和家长沟通,深受学生爱戴。

二、曾是“他们”,更用心呵护“他们”。

爱生是教育的灵魂,是打开教育之门的钥匙。从天气的变化到时刻温馨的提醒,从不同的言行到寻找孩子变化的蛛丝马迹,从孩子享受假期的开心到其人身安全的关注提醒,她不仅是孩子们灵魂的摆渡人,更是孩子们健康成长与学习的守护者。面对孩子们时,她有着多重身份,她不仅是一个好的教育者,更是一位好的倾听者。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她坚持给接手过的每一位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家访,从而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乡镇学校,几乎每个班里都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为了更好地对孩子实施教育,她坚持定期和学生家长沟通,坚持与孩子谈心,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课间休息时间,她经常主动留下来,给基础薄弱、上课未消化的孩子讲解题目。她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不偏爱,不歧视任何学生在她的关爱与帮助下,许多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大部分厌学的同学对学习又重新燃起了热情。班上原来学习成绩不及格的孩子,慢慢进步,已经能考七十多分。原来考六、七十分的孩子,大部分能考八、九十分。她陪伴着孩子一点点进步,因为她的辛勤付出,学生们越来越优秀。看着学生一点一滴地进步,她也由衷地为学生感到高兴,她始终坚信:多一点点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鼓励就能使学生变得更加优秀,就能点燃生学习的希望。真正做到了在学习上给予学生指引,在生活上给予学生关爱。

三、提升自我,只为成就更好的“他们”。

学是师之骨,沐风栉雨深思潜行,“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她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带着边学习边思考的心态对待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构建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

2014年至今,她始终秉承着“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幸福快乐地成长”的教学理念,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反复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钻研教材、探究教法,不断更新理念,精于教学。在教学中,她善于借助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让教学润泽学生心灵。她的课堂,学生们兴趣盎然。“啊!这么快就下课了?”在教学课时结束的时候,她的学生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她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中几乎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虚心学习、积极参与,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并多次承担学校组织的教学比武活动课、示范课、县视导课等,凭着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她所教的学科多年来始终在全校名列前茅,课堂教学能力获得了同事及领导的一致肯定。

四、润物细无声,悄然已芬芳。

2019年下学期开始,她服从学校安排,担任1601班的班主任兼数学教学工作。刚接手1601班时,班级数学平均分排名学校倒数第一,和第一名拉开足足一、二十分的差距。在这个半路接手的班级里,学生们底子薄、基础差,班级常常处于脏、乱、差的局面,是同事眼里公认的“差班”。不仅学生的问题多,家长也不太配合老师工作。面对这样的班级,她没有选择抱怨和退缩,而是选择了顶住压力,努力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她从班情出发,循序渐进,应势利导;每天都能在教室看到她的身影,她不厌其烦地为学生讲解一道道错题,不辞辛苦地批阅着一份份作业。她每天来学校最早,下班了还经常在批阅学生的作业,分析学生成绩。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班级情况渐渐好转,在学校组织的质量检测考中,班级数学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到五年级时,班级数学成绩能稳定年级第二,到六年级时,班级数学成绩已经稳居学校第一。在毕业会考中,班级数学成绩已经超过第二名好几分,实现了逆袭,获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学校领导的一致称赞。

五、勇担历史使命,不忘教育初心。

从教以来,她一直担任着班主任的工作。由于工作突出,学校委以重任,让她担任年级组长一职。从担任年级组长起,她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求成为教师中的表率,成为乡村教育勇敢的攀登者。2021年担任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刚开始她也很焦虑很迷茫,好在有六年级的所有老师学校领导这群好队友与并肩作战,的困惑,领导们总是不吝赐教,同事们鼓励着不断前行。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团结向上的团队,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也笃定了她一定要作出一番成绩的决心。身为年级组长,她以身作则,积极组织年级老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力求打造高效课堂。在研讨活动中,她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与方法,并鼓励年级老师都积极参与进来,使老师们都能在业务能力上有所提升;研讨活动后,她认真反思,积极撰写研讨心得,争取研讨效果一次比一次好。

六、传承火种,教育薪火生生不息。

孔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给了贫困家庭的女孩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用血肉之躯为学生铺路架桥。安化大山的学子们,也等着她去指引他们人生的方向作为一个走出过大山的孩子,她深知读书是大山孩子唯一的出路,如今她站在三尺讲台之上,不为三斗米,不为荣誉,只为让更多的安化学子走出大山回想十年的教学生涯,为了给乡村孩子点亮未来的灯,凌晨的安化她见过很多次。多少个东方欲晓的清晨,她穿过冷清的乡村小道奔向校园;多少个漆黑寒冷的夜晚,她拖着疲惫的身体从校园匆忙归去。教师的工作是艰辛的,但是,当她看到自己的学生茁壮成长,用知识改变了命运,走出大山,实现人生梦想时,她忘记了所有的辛苦,唯有幸福。

她曾用脚步丈量过祖国的大好山河,最后在小山村驻足。她想要为孩子们开一扇大大的窗,让他们发现山外的世界;她想为孩子们铺一条宽宽的路,让他们走进山外的世界。乡村的朝阳很美,山乡情浓,如今,她接过了乡村教育的接力棒,她将永怀家长之心为师,秉工匠精神执教,做永不停步的教育修行者。她希望用自己的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点点灯光终会汇聚灿烂星河,让大山里的每一个孩子“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