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胡杨教育基金会欢迎您!
胡杨精神   屹立不倒
胡杨基金   薪火相传
  
项目管理
扎根乡土照亮未来 二十五载无怨无悔
来源: | 作者:胡杨 | 发布时间: 2025-02-24 | 61 次浏览 | 分享到:

扎根乡土照亮未来   二十五载无怨无悔

——南县明山头镇丰安完小游佩元教师优秀事迹介绍

 

游佩元,女,1977年8月出生,1999年8月参加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在南县明山头镇丰安完小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她用无私的奉献点亮孩子们的生活,以卓越的耐心和深沉的热爱为孩子们的未来铺路。

一﹑ 为师之本—铸就师魂

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她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在工作和生活中,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在集体团队中,关心集体、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在教学中,教书育人、堪称表率。

(一)细心关爱,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灵。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盛于母爱,它是放射着人性光芒的理性的爱。

1.用慈爱之心浇灌。游老师在生活中是一位有爱心的妈妈。2017届六年级有个叫宾鑫的男生,这个孩子在五岁的时侯,暑假期间被液体酒精烧伤,身体和脸上大面积灼伤,每年都需要植皮手术。面貌的不同使得这个孩子平时唯唯诺诺,甚至不敢和别人说话,在老师面前就更加战战兢兢,看着都让人心疼。游老师对这个孩子特别关心,每天像妈妈一样嘘寒问暖,及时开导他,在课堂上及时鼓励、表扬他。生活中,零食和水果总是优先拿给他,饭菜多加点给他。游老师还号召全班乃至全校的同学为他募捐治病,自己带头在全校捐赠仪式上捐款,全校师生募捐了二千多元。孩子纯真的心灵受到震撼,六年级第二学期该生明显活泼开朗了许多,学习成绩也进步很快。

2.用真心呵护成长。游老师是孩子们摆脱困难、重新树立信心的击鼓者。2018届六年级冯雨燕同学,家住永强村12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早年就已经离异,母亲是云南人,这女生遗传了妈妈的黝黑皮肤,性格内敛、害羞,下面还有一弟弟,从小与70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要照顾老人,又要辅导弟弟的学习,促成她了非常懂事、乖巧的性格。从不愿意向外人提起她们的家事。游老师从带班第一天就注意了这个着装朴素,勤奋努力、乖巧懂事,内心敏感又自卑的女生。那一年,游老师先后3次清理了干净整洁的衣物赠送给了这孩子。雨燕被游老师的爱心深深感动,脸上露出了快乐的笑容。游老师还经常在全班表扬她懂事,学习认真,责任感强。教她一年,游老师家访四次,每次家访都有不一样的惊喜。雨燕六年级第二期学习进步到班级前六名,升初中后还跨入年级前十名。冯雨燕同学用她自己的努力回报了游老师的爱。

(二)潜心育人,做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和指向灯。

1.用细心、爱心、耐心培育孩子。在课堂上,游老师广征博引,教给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下课了,教室里,被学生团团围住的游老师总是为同学们排疑解惑;只要班上有游老师的早读课,就有游老师指导学生读书的情景。记得2022届六年级林鹏、卢意念两位男生,林鹏家住四千弓村6组,五年级从广东东莞转入我校时,基础差。数学老师刚认识他时,把名字读成了林“月月鸟”,写的字结构都拼不来,字是散架的,根本无法辨认。游老师教他六年级一年,就让他练了一年的字。刚刚开始的时候,因林鹏的爸爸妈妈中年得子,舍不得自己孩子那么辛苦,对孩子很宠溺,学习上基本就是佛系教育,而且要每天放学后在校外等一节课的时间,爸妈都不耐烦。游老师对家长细心劝说,要家长克服困难,林鹏爸妈被游老师的责任心和爱心所折服,每天就推迟一节课再来接她,爸爸妈妈轮流接送。六年级上学期一学期,游老师经常送教上门,林鹏爸爸妈妈都会留一个人在家陪孩子,说林鹏遇见这么负责任的老师是他的幸运。小升初毕业考试的时候,语文竟然考及格了,书写进步很大。另外一个叫卢意念的学生家住疏河村3组,爷爷奶奶离婚了,父母在他3岁的时候也离婚了,爸爸常年在外打工,跟80多岁的太爷爷和太奶奶一起生活,从小学习和生活都靠自己,有时还要帮忙照顾老人,学习能力欠缺。六年级面临毕业考试的压力,卢意念自己学习感到很吃力,之前基础打得不牢,现在学起来很费事,特别是英语,可以说又得从三年级开始学,游老师就专门从班里选了一个离他近又乐意辅导他英语的小老师,每周三次对他的英语辅潜学习,包括背诵和作业的辅潜。毕业考试时,卢意念同学除数学科目外,其他四科全部合格。

2.用平常心培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2021届六年级毕业的邓馨和范诗诗两位女生,游老师刚接手的是英语十几分,最高二十分,两位女生其他科目都很拔尖,就英语差,进六年级第一次测试,英语都是不及格的,而且对学好英语也没有什么信心。游老师不慌不忙,用平常心对待她们,不特别加重她们的学习任务和负担。这两女生接受能力强,从刚开始的不及格到六年期上学期期末的及格,再到毕业考试时优秀的学习成绩,她们体验到付出必有回报的喜悦。两位女生初中到立达中学学习,家长期间都有打电话给游老师报喜,说他们的孩子在立达进入了年级前50名,家长们特意从广东和浙江打电话来感谢老师。

二、以校为家—坚守岗位

教育的情结是潜移默化传承的。游老师依稀记得在一间简陋的教室里,一位佝偻着身子、手有时捂着肚子的中年男子站立在讲台前,用粉笔勾勒出知识的轮廓,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渴望,他们对于知识的探索充满了热情。无数个夜晚,游老师清晰地记得父亲挑灯备课,那专注而沉思的神情,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教材,不时地在笔记本上坐着笔记,或在教案上勾画着重点,偶尔会停下来,抽一只廉价的香烟,揉揉眼睛,或是站起身来伸展一下身体,然后又重新投入到备课中。父亲是一位不求名利、不畏艰苦环境、一生奉献给了农村教育的人,但他49岁积劳成疾,英年去世。游佩元老师深受父亲的影响,热爱教育事业。她2004年结婚,爱人是海南人,家也安在海南,从2005年休产假一年,2006年上班到现在,游老师只有寒暑假回家,一直是以校为家。从之前的丰安中学到2008年改成的丰安小学,工作日早晨她是最早去的,放学后是最迟回的。游老师把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汇聚成了星星之火,点燃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游老师2016年任六年级班主任,2017年下半年到2021年任教务主任兼六年级语文和英语教学,连续五年都免费辅导课后一节课。

三、教研教学—引领示范

(一)建立一线教研的校本教研机制,做一名积极的教研教学的引导者。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该同志作为学校教务主任,她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大胆引领示范课堂教学,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自已独特的教学风格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英语教学上,该同志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会学习。她的学生们喜欢她的英语课堂,经常随处可见课堂外的英语课堂。该同志近五年引领全镇六年级毕业班英语教学复习示范课,给全镇六年级老师分享了经验。

(二)做自己的学习积极分子,也是青年教师的知心姐姐。

作为学校阅读教学统筹老师,她积极参加培训、去听阅读观摩课,规范图书室的使用,将书香校园活动深入推进。她以自己兼任的阅读课为切入点,制定出《开放图书室,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方案。她让学生自己选择图书、自主阅读,然后教师方法指导、组织成果展示的形式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了学校教学设施的使用效益。积极指导青年教师的阅读课和阅读培训,学校从开馆近五年,涌现了曾琴、张彩钰、刘小芬和陈琦等一批优秀书香教师,同时从内容丰富﹑新颖生动的阅读报告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受益匪浅。

心有学识,其品自高;心存学风,其身子正;心藏学生,其行自慎。似春蚕、如蜡烛,游老师倾注精力教育学生,辛勤耕作、潜心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培育了成百上千的学子。游老师对教育的奉献,对乡村教育的坚守,就像一盏明灯,照亮者农村孩子们前进的方向。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