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胡杨教育基金会欢迎您!
胡杨精神   屹立不倒
胡杨基金   薪火相传
  
项目管理
一片公心在玉壶——访湖南胡杨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唐灵芝
来源: | 作者:胡杨基金 | 发布时间: 2020-08-26 | 791 次浏览 | 分享到:

胡杨基金,是专属益阳人的基金,也是一支有故事、有特色、有坚持的基金。


在北京益阳企业商会的办公室里,笔者有幸采访到湖南胡杨教育基金会的理事长唐灵芝女士。唐灵芝女士温婉淡定,在平和如水的娓娓诉说中,胡杨基金的前世今生,扑面而来。




回首向来萧瑟处




胡杨基金会的诞生,源自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林业部副部长、中纪委委员祝光耀的一念初心。


祝部长是湖南益阳市资阳区人,父亲在抗战时期死于万恶的日本侵略者之手,从小就是孤儿的祝光耀靠着邻里乡亲匀口饭吃,才活了下来。年幼的祝光耀刻苦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但是上高中时,实在无力缴纳学费,只好偷偷弃学回家。


他当时的班主任非常器重这位贫而有志的学生,听说这个情况后,想方设法找到祝光耀,把他领到自己家里吃住,帮他缴纳学费。作为乡村教师的班主任并不富裕,但对祝光耀视同己出,有饭吃饭,有粥喝粥,帮助他完成高中学业,考上了大学。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祝老当年身高只有1.36米,宛如孩童,去食堂打饭时炊事员都不敢相信这是新来的大学生,后来班级专门开了证明,祝光耀才吃上了饱饭。也就是在大学期间,祝部长的身体发育才逐渐正常。从大学起步,祝光耀通过数十年努力,最终走上领导岗位。他秉承“老实做人,正派为官,扎实干事”的信念,为中国林业、环保事业奉献了一生,被称为“平民部长”、“专家型领导”。
祝部长从一个贫寒的农家子弟走上领导干部岗位,是益阳人的骄傲,也是激动人心的中国梦的代表。他的一路逆袭,离不开个人数十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也受益于传统文化中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美好情愫,更离不开社会主义普惠制度下的机会公平,这是一个比只讲个人奋斗的美国梦更精彩百倍的中国梦!

从领导干部岗位上退下来之后,祝部长回首自己的人生,深切感恩那些曾改变自己生命轨迹的人和事,诚挚希望能帮助家乡类似当年自己一样的学子在求学路上能够获得一臂之力,就像当年高中班主任那重若千斤的托举一样,最终走出山村湖泊,改变个人与家庭命运。


有鉴于此,祝部长在京籍益阳老乡中发起组织胡杨助学励学公益基金会的倡议。祝部长诸事亲力亲为,并拿出自己数年的工资作为种子基金,为胡杨事业开了一个好头,也留下一份厚重的寄望。也是在这个时候,唐灵芝加入胡杨事业。



胡杨精神,益阳扎根




胡杨,蒙古语叫“陶来”,又称胡桐、异叶胡杨,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被誉为“活着的化石树”,也是沙漠上英雄之树,莽莽黄沙中的绿色希望。


唐灵芝理事长介绍说,沙漠胡杨,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抗风斗沙的胡杨精神,正是三湘四水之间挑灯苦读的莘莘学子的写照。他们为着改变个人与家庭的命运,为了家乡的繁荣富强,法天不息,奋发图强,成为高考版图中全国闻名的湖南势力。而胡杨的“杨”与益阳的“阳”字同音,寓意胡杨基金扎根益阳,服务益阳人民。


唐灵芝介绍,胡杨基金专注为益阳籍高中生提供助学支持。“我们的能力很有限,资源也有限,只能锁定为益阳高中教育提供一臂之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如果每个地区都出现这样的助学基金,全国都会好起来。”


唐灵芝理事长说:“现阶段,中国特区、民族地区、浙江、广东、河北多地都尝试了高中免费教育,取得很好反响。但主要还集中在民族地区、沿海等发达地区,没有大范围普及。高中阶段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许多农村子弟就是因为缺少这一阶段每学期的几千元学费,只能辍学,影响了一生。如果一个人能读完高中,多学一些文化知识,即使不上大学,走入社会择业的时候也多一些选择,再学习能力也更强。”


从成立开始,胡杨基金就将为益阳籍高中生提供助学支持作为重点,每人4000元,不多,却基本能覆盖高中三年的学费。与此同时,为了为高中同学树立标杆,胡杨基金从一开始也同时开展了励学活动。比如2012年6月,胡杨基金开展第一次助学励学活动,择取益阳市9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作为试点,在上述9所中学开展首次助学励学活动。2012年8月2日,在官网上对名单进行公示。






唐灵芝介绍,该年度“胡杨励学金”获得者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益阳籍;在益阳市所属办学机构参加高考;高考理科成绩净分数在益阳市排名前十二名和文科成绩净分数排名前七名。

这份名单在官网自发布之日起,公示5天,有异议和质疑的尽可以提出,基金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奖学金主要是对优秀学生的奖励,既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也起到了导向作用,激励更多的学生见贤思齐,发愤学习。“整体上说,这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工作,因为优秀的学生可能获得多渠道的奖励”。随着工作的开展,基金会把奖励和对贫困学生的资助结合起来,帮助的人群更为广泛。2012年,胡杨基金的第一批助学试点9个学校,共238人,发放助学金95.2万元。到2019年,这两个数字增加到529人、211.6万元,均翻了一番多。奖励的名额和发放奖金数增长幅度更大,分别由20人、20万,增加到132人、73万。


    2018年9月28日,“湖南胡杨助学励学公益基金会”,向湖南省民政厅提出申请,更名为:“湖南胡杨教育基金会”,这昭示着胡杨基金会将有更为广泛的工作方向: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奖励资助,对于校长、教师的奖励也涵括其中。
唐灵芝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影响学生的一生”,胡杨基金设立了优秀校长奖、优秀教师奖,对于兢兢业业奋斗在一线的校长、乡村教师也进行奖励,而对学生的奖励更细化出优秀青少年奖、高考优胜奖和中职生竞赛优胜奖。
之前,胡杨基金专门还设有团体优胜奖——教育教学质量奖,考虑到教育资源不平衡,许多传统名校优势巨大,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可能垄断这类奖项。从今年起,胡杨基金将这个奖项改为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对于升学率进步比较快的学校给与奖励。这样,对于学校集体来说,竞争的对象从那些巨无霸学校变成过去的自己。

——只要超越昨天,你就是最好的!



七年,铸就丰碑



唐灵芝介绍,通过全体胡杨基金人的共同努力,共筹集资金达4700多万元,8年来,共奖励优秀校长、教师、学生312人,资助困难学生2963人,激励资助金额达1453.2万元,加上向桃江四中扩容提质建设等捐款500多万元人民币,捐赠总额近2000万元。益阳每年在籍高中生2万多人,胡杨基金助学规模接近总人数的2.5%。


从2011年4月胡杨基金正式成立以来,在8多的时间里,胡杨基金默默前行,长成一道动人的风景线。


胡杨基金还有专门的定向捐赠。


2017年8月桃江四中高三364班爆发大面积肺结核,事件经舆论发酵,震惊全国。唐灵芝说,事件发生后,很多人想到的里面存在多少失职,义愤填膺的要求惩办领导和老师。但胡杨基金实地考察所见到的,是上百人挤在一个教室上课,冬天窗户上玻璃都没有,厕所还是老式的蹲坑,整个校舍还是80年代的破败样子。居住条件差,学生营养也不够,以至于最终爆发了肺结核事件。


唐灵芝说,桃江四中是一所有光荣传统的学校,老师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兢兢业业,紧抓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桃江四中的问题,“据我们实地调查,其实主要是缺钱”。


为此,胡杨基金进行了专项捐赠,基金会副理事长、上市公司碧水源董事长文剑平,副理事长、风云资本创始人、北京益阳商会会长、也是桃江四中校友的高燃,加上唐灵芝本人,共筹款500万元,通过基金会捐给了桃江四中。桃江四中用以上资金进行教学楼建设,并冠名为“胡杨•碧水源楼”。



公字当头做公益   公益之难,难在公字


    由国内某明星所主导设立的公益基金,在汶川大地震时募集资金数亿元,但是数年之后人们却发现,绝大部分的资金并没有投入赈灾,其效率为人们所诟病。而国外许多公益基金,管理也公开、也科学、也透明,但是大量经费用于管理成本、会计公司的审计审核,也由此滋生大量灰色地带和官僚主义。如此种种,导致许多的公益基金,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相对而言,胡杨基金是最保守的基金,也是最纯粹的基金。
唐灵芝理事长介绍,胡杨基金会没有正式的员工,从祝部长到理事长,到理事和监事,所有人都是志愿者。这些人有政府官员,律师,学校老师,白领等等,数量连唐灵芝也记不清楚。他们因一个具体的目标而组合一起,因目标的达成而解散,缘来缘去,恰如沧海中的浮萍。

    基金会没有安排办公费用,没有路费报销,没有餐饮补贴,所有人员都是自带盘缠做公益。“我们在工作时,有时地方政府也请我们吃饭,安排住宿,政府领导对我们说:别说你们做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算是朋友也得吃饭住宿吧。这样一来,也算是帮我们省钱了。”唐灵芝笑着说。

    胡杨基金会所有收入支出的费用都有详细的记载,所有的记录可以复查,资金的使用方向,全部在官网进行公示。由于没有办公费用,所有收支一目了然,在管理上也变得简单、原始。
唐灵芝的家庭长期经商,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为了胡杨基金,唐灵芝可谓是搭上自己的时间,还搭上金钱。从加入胡杨基金会以来,唐灵芝多次为基金会捐款,累计捐赠了1500多万元,可她依然乐此不疲。
唐灵芝身边的熟人朋友,听说她在运作基金,有时候问她能否照顾一个助学名额,都被唐拒绝,“公益慈善事业最重要的是公开公平公正,我必须坚守这个底线,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



在资金的募集上,胡杨基金也秉承保守原则。


一位益阳籍独角兽企业的创始人曾经向基金会捐赠300万元,后来由于基金会负责人帮了他的忙,又要向基金会捐赠,被唐灵芝坚决的拒绝了。“我对他说,你现在还是在创业阶段,公司还有各种问 题有待解决,我们不能搞竭泽而渔。等到你创业成功之后,你再捐赠我们肯定会要的”。


唐灵芝说,我们不搞强捐,不能让人家看到我们就躲着走。如果人家真的想支持基金会,也等他头脑清醒时确认再说,不把饭桌上的话当真。每个企业都有不为外人所知的难处和辛苦,要保持足够的理解。


在资金的运作上,胡杨基金也一贯保守,从2011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一贯原则:不用本金。胡杨基金选用安全系数最高的理财渠道,不牟求超额利润。


2018年和2019年,基金会两年都实现了270多万元的理财收入,比前几年增收100多万元,一举扭转了前几年因收益少而支大于收的局面,基本实现了基金的良性循环。基金会也一直坚持在不动用本金的情况用收益作励学助学,确保基金会的长远发展。



结语




和胡杨基金一路走来,改变了很多益阳学子的命运,也改变了唐灵芝的生活。


唐灵芝说,我之前是一个家庭妇女的角色,主要的精力放在三个孩子身上,加入胡杨事业之后,接触了很多的人和事,既开阔了眼界,也提升了自己的生命境界。“社会总是会有先富后富的区别,先富者有帮助后富者的义务,这不但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否则,一个充满戾气的社会,大家都没有安全感,所有的一切都将变得不值钱。”


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唐灵芝认为,做公益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有对他人和社会的爱,有了这种心态,才能把事情做好。


“有人问,如果胡杨基金有一天停办了怎么办?”


“我当时就回答他说,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停办的问题,如果有一天我们做不动了,就把棒子交给后面的人,把胡杨的事业世世代代的传下去”。

 

唐灵芝坚定地说。



注:本文来源 :谢长峰.一片公心在玉壶——访湖南胡杨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唐灵芝[J].北京益商,2019,(3).文章略有删改。


    
  
通知公告